
近日,無錫未來的地標建筑無錫大劇院正式開工。這座建筑總面積約7萬平方米、斥資約10億元打造的專業性演出劇院,將于兩年后矗立在蠡湖大橋南邊、蠡湖大橋公園東面的湖邊。屆時,無錫市民將能在這里欣賞戲劇、芭蕾、交響樂以及時尚秀、演唱會等各種形式的表演。
《阿依達》歌劇也有能力接
無錫大劇院工程遴選國際著名設計公司――芬蘭薩米寧建筑事務所設計的總體方案,由上海現代集團設計公司進行了方案再深化,整個設計過程中組織了20多次設計方案的論證和深化。最終方案與江南獨有的親水韻味相融合,也與造型別致的蠡湖大橋相呼應,將成為無錫又一個城市地標性建筑。
據了解,無錫大劇院占地6.76萬平方米,總建筑面積約7萬平方米,項目總投資10億元,將建設一個能容納1680座的大型歌劇廳和一個能容納600―800座的多功能廳。“大型歌劇廳的座位是固定的,而相對較小的多功能廳座位可調節移動,可根據演出需要增減座位或調整布局。”無錫大劇院業主單位市文管中心的負責人介紹說,大型歌劇廳兼具交響樂功能,可上演歌劇、舞劇、芭蕾、交響樂等節目,而多功能廳兼容室內樂、實驗劇、流行樂演出、時尚秀等功能。
據介紹,《阿依達》是目前世界上對舞臺功能要求最高的歌劇之一,建成后的無錫大劇院內可以上演像《阿依達》這樣超大規格的國際一流歌劇,舞臺可以旋轉、升降、平移……“可以這么說,無錫大劇院可以承擔所有不同類型的演出。”無錫大劇院建設總指揮范春雨說。
翅膀靈感來源于“無錫印象”
芬蘭薩米寧建筑事務所的佩卡 薩米寧教授是無錫大劇院的總設計師,在接受記者采訪時,他談到,無錫大劇院是無錫目前獨一無二的建筑,因為大劇院坐落在蠡湖大橋公園邊,因此一開始他就將無錫大劇院想像成停棲在花園里的蝴蝶,后來經過不斷深化將設計定位成目前的“抽象”設計,有人說很像蜻蜓張開翅膀。
“我認為自然的結構和形狀是最美的,而在我印象中無錫是一座花園城市,所以就有了將大劇院設計成翅膀的靈感。”佩卡 薩米寧說,他一生都在追求“自然”的設計理念,而他也認為此次設計達到了他迄今為止最高的境界。
聽取網民意見“追加”露天舞臺
“因為造型特殊,施工難度的確不小。”范總指揮告訴記者,由于是無錫地標性的文化建筑,因此需要在設計中賦予一種精神。如果從空中俯視,整個建筑如同站立在太湖邊一只展開翅膀的蜻蜓,同時又像巨大的樹葉,給人很強的動感,寓意深遠,讓人有種積極向上的感覺。
無錫大劇院將采用鋼架網格外露的形式。作為建設方的市重點辦還采納了市民、網民提出的建議,表示在建設過程中還會“加建”室外舞臺,供老百姓自娛自樂,這個“市民舞臺”可容納數百觀眾。大劇院附近還將修建多處臨湖休閑場所。根據設計,整個劇院停車位約為360個。建設中還將為未來的軌道交通4號線作預留接口。
|